近期,上市公司控股權轉讓頻現,從接盤方來看,既有地方國資,也有創(chuàng)投公司、自然人等不同主體。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溢價控股權轉讓個股走勢強勁,如光洋股份、精藝股份連續(xù)漲停。
?在停牌新規(guī)發(fā)布一周后,國際實業(yè)成為首家重組不停牌公司。12日晚間,國際實業(yè)公告稱,公司近日正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將分階段及時履行信披義務。
近期,恒立實業(yè)、*ST長生等股票交易異常,累計漲幅較大,股價已嚴重背離公司基本面。深交所新聞發(fā)言人昨天晚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已對相關股票異動情況密切關注,重點監(jiān)控,將督促相關公司強化風險揭示。
本周一,美晨生態(tài)與歐浦智網雙雙復牌,前者一字跌停至收盤,而后者出現一字漲停。當日龍虎榜顯示,美晨生態(tài)的賣一席位為機構席位,累計賣出1991萬元,收盤時跌停板上尚有35萬手封單。
停牌8個月的經緯紡機由于收購中融信托告吹,12日復牌后被巨單封死跌停,直至收盤。
受市場低迷等影響,再融資主要方式——增發(fā)今年明顯遇冷。據WIND統(tǒng)計,截至11月12日,今年至今共有203家公司完成增發(fā)募資6385億元,而去年全年增發(fā)家數511家,募資合計1.02萬億。
從10月8日至今,最近一個多月并購重組委已安排31家公司上會,其中28家過會,3家被否,過會率高達九成,此外還有2家公司本周四將上會。
截至11月9日,A股市場年內共有557家公司實施了股票回購,累計回購40.5億股,累計金額達343.16億元,回購家數、回購股份數、回購金額三大數據再創(chuàng)A股新高。
今年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長期調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計劃也頻繁流產,僅下半年以來,就已經有104家上市公司發(fā)布了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計劃的公告。
在上周末管理層出臺多重利好消息影響下,昨日A股走出低開高走的反彈行情,其中創(chuàng)業(yè)板指大漲逾3%,大大激活了場內資金的做多熱情,收盤后兩市超百只個股漲停,賺錢效應持續(xù)火爆。
周二,道指跌100點,納指靠穩(wěn)。港股ADR收跌96點,騰訊績前收升0.45元??萍脊蓾q跌各異,能源股普遍大跌,中概股多數上漲,蘋果收跌1.00%。
8日,恒立實業(yè)再度漲停,收盤股價為7.36元,對應的總市值為31.3億,至此,恒立實業(yè)股價已經實現11連板。
“摘星脫帽”窗口期臨近,ST股頻現漲停,板塊指數連續(xù)3周收漲。本周四ST板塊再次大漲,受訪的業(yè)內人士指出,退市股重新上市給資金帶來了炒作板塊的動力,建議想要參與的投資人注意個股基本面。
復牌后已連續(xù)跌停的康得新質押平倉風險高企,張家港城投、東吳證券宣布斥資紓解公司高質押風險,公司股票8日起停牌。這也是首家獲得券商直接輸血的上市公司。
8日,A股震蕩走弱,盤中有兩只個股走勢特別搶眼:天業(yè)通聯從開盤漲停到收盤跌停,*ST長生則從開盤跌停到漲停,分別呈現了“天地板”和“地天板”的走勢,上演了截然不同的悲喜劇。
昨日晚間,深交所作出了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因此,中弘股份成為首家因股價連續(xù)低于面值而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今年以來,多家網貸平臺股東、法定代表人以及平臺高管發(fā)生變更,但不少平臺高管變更之后便出現逾期、清盤等問題。因此,關注平臺的工商信息變更顯得異常重要。
三季報已披露完畢,已經有投資人開始關注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報預告,準備捕捉年報行情。截至目前,多達119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年報預告,超過六成公司業(yè)績預喜,其中中科新材等6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將同比增長10倍以上。
11月7日,萬達電影股價再度一字跌停,收報25.19元。這是該股本周一復牌以來第三個一字跌停。公司目前市值443.7億元,較2017年7月停牌前611.1億元市值縮水27.39%。
光洋股份7日早間宣布,控股股東光洋控股的股東正在籌劃將其股權轉讓給PE(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東方富海,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fā)生變更,具體交易安排尚在洽談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