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绷暯娇倳浶履曩R詞中這滿懷深情的話語,讓無數普通人受到巨大鼓舞。近來,深圳市剛經歷了一場疫情的“洗禮”,已然成為全國抗擊疫情的典范。而在基層抗疫的一線,默默奮斗著這樣一群普通而偉大的群體——他們的崗位很普通:核酸檢測掃碼員、數據核查話務員、社區(qū)糾紛調解員、卡口圍合守門員、投訴處理接線員……他們的精神很偉大:身處平凡,胸懷大者,對黨和國家忠誠、對人民群眾真誠、對“小網格大治理”篤信篤行。
正是這么一群始終奮斗在基層一線服務群眾的重要群體,為了順應時代,其隊伍結構和工作內容也在逐步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網格改革普及化帶來了隊伍結構變化。自網格化管理概念提出以來,網格員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有問題找網格員”成了基層治理成效的重要體現,網格員成為了社區(qū)工作中的“萬金油”。傳統(tǒng)印象中的網格員是家常里短的小區(qū)退休阿姨,但實際上,深圳的網格員隊伍80%以上由年輕本科生組成,網格化治理對網格隊伍提出更高要求,現在的網格員隊伍已然是一支知識化、綜合化的年輕隊伍。
網格治理現代化帶來了工作內容變化。網格員的職責是負責網格內的人口、房屋、法人、事件的采集,但是在網格治理現代化真正的落實當中,涉及網格化治理的種種事項最終都會成為網格員的本職工作。在社區(qū)的運轉當中,一天的工作網格員幾乎腳不沾地,不是在采集信息的路上,就是在配合其他部門輸出信息的路上。
需要認識的是,網格化治理并不等同于網格員治理,涉及網格內的事項由熟悉此網格的網格員負責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看似是把工作細分到網格,但未充分考慮到通過網格員來實現此項工作的困難程度,城市治理網格化變成了分片包干。紓解網格員的工作困境,明確網格治理標準、優(yōu)化網格治理成效刻不容緩。
首先,需要明確網格員工作定位。在更多人的認識當中網格員只是一個社區(qū)傳話筒、信息采集員,居民、二房東乃至商戶,不配合網格日常工作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會對其身份產生質疑。實際上,網格員是在全市網格系統(tǒng)中登記在冊的基層工作者,配發(fā)統(tǒng)一標識,做好輿論宣傳和氛圍營造,其在基層一線的工作開展才能更為順利通暢。
同時,需要進一步收緊網格員工作內容來源。針對網格以外的事項落實到網格當中,要明確任務來源、責任主體,或增加額外開支。作為基層工作中最龐大的一支隊伍,網格員被當成萬金油不能是理所應當,沒有責任主體的任務直接發(fā)布到社區(qū)再壓實到網格是對網格員亦或是這份工作的一種不負責任,沒有專業(yè)指導就直接下發(fā)的任務最終也無法依靠網格員來完成。
此外,需要保障網格員工作環(huán)境。網格員的工作需要頻繁外出,多巡查才能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大多數社區(qū)并沒有專門針對網格員的工位,往往忙碌了一天需要回到社區(qū)整理數據的時候沒有工位和休憩場所提供。作為城市管理的中堅力量,城市也應當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只有改善網格員工作環(huán)境,依托社區(qū),建立網格員工作位、休息室、活動室等,網格員被尊重,網格隊伍才會更有凝聚力。
最后,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參與。網格員作為網格治理中最貼近群眾的群體,在群眾服務、社會治理、政策執(zhí)行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群體亟需來自全社會的配合。新聞媒體、社會資訊、社交平臺應更多關注網格員群體的工作,引導群眾理解、支持網格員工作,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同創(chuàng)建幸福深圳。